蕁麻疹俗稱風疹塊,表現為皮膚黏膜局限性一過性、隆起性紅色風團,此起彼伏,不留痕跡,通常瘙癢,病理改變為真皮淺層一過性水腫。那么蕁麻疹是怎么得的呢?蕁麻疹與濕疹有什么區別?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了解下吧!
本文目錄
1、蕁麻疹是怎么得的
2、濕疹跟蕁麻疹的區別
3、蕁麻疹如何防止復發
蕁麻疹病因復雜,致敏源廣泛。明確病因是避免復發的關鍵,對無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給予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藥。常見引起蕁麻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蕁麻疹病因1、動物及植物因素,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、羽毛、皮屑等。
蕁麻疹病因2、物理因素,如冷熱、日光、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。
蕁麻疹病因3、食物以魚、蝦、蟹、蛋類最常見。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。
蕁麻疹病因4、感染:包括病毒(如上感病毒、肝炎病毒)、細菌(如金葡萄)、真菌和寄生蟲(如蛔蟲等)。
蕁麻疹病因5、藥物,有許多可引起該病。青霉素、磺胺類、痢特靈、血清疫苗等,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。而阿司匹林、嗎啡、阿托品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,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。
濕疹:感覺到非常癢。皮損為丘疹、丘皰疹、小水皰、糜爛、滲液、結痂、脫屑、苔蘚化。發病部位對稱分布,自覺劇癢。多形性皮疹、皮損分布對稱,劇癢、易滲出、易反復發作成慢性。濕疹一般發作持續時間長,皮膚濕潤,無明顯誘因。蕁麻疹類似過敏反應,發作迅速,避開誘因后很快好轉。濕疹是由內外多種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癥,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,有滲出傾向,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,易反復發作。
蕁麻疹:皮疹為風團、潮紅斑,大小不等,形狀各異。常突然發生,成批出現,(出現的面積比較大)數小時后又迅速消退,消退后不留痕跡。皮損為風團、潮紅斑,驟起驟退,消退后不留痕跡,少數可伴有全身或系統癥狀,自覺瘙癢可反復發作;自覺瘙癢,可伴有腹痛、惡心、嘔吐和胸悶、心悸、呼吸困難、病程長短不一,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。
蕁麻疹防止復發的關鍵在于尋找過敏原,然后避免與其接觸。
尋找過敏原目前技術有限,最好的辦法是養成寫日記做記錄的習慣,記錄每天的吃的食物、藥物、接觸過的物質,以及周圍的環境變化。一旦發生蕁麻疹,就可以根據記錄查找可能的過敏原,如果兩次接觸同一種物質后都有發病,則高度懷疑該物質過敏,避免再次接觸可減少復發。
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,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——促進腸胃蠕動,增強消化能力 。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?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?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